新形势下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走访学校、深入校园,细致聆听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期盼,深刻阐释了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见解[1-2]。教育,不仅是匡正个体的标尺,更是奠基国家的坚石。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3-4]。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5]。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6]。东南大学,沧桑百年,历史悠久,以培养高质量人才而享誉海内外。公共卫生学院历来注重本科生的教学与教改工作,但如何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培养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亟需的合格预防人才,提高我校人才的竞争能力和教育质量,已成为公共卫生学院全体教职工关注、思考和亟待研究解决的重点课题。
一、当前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专业思想不稳固,缺乏学习动力。新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是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真正接触预防医学专业知识要到大四和大五阶段。在对自己将来专业缺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难以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及诱惑,造成部分学生无故旷课,多门考试不及格等。而当学生真正进入专业学习时,又因无扎实的基础而难以扭转局面。2000年,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后,公共卫生学院录取分数提高,这为公共卫生学院提供了优质生源,但入学的新生中自愿进入公共卫生学院专业的比例较低,专业思想不稳固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2.缺乏挫折教育,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学生长期处于优越的生活及父母的宠爱中,在进入大学这一新环境后,各方面都要重新开始适应和调整。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凡事患得患失,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持续性的焦虑、不安、担心和恐慌,并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以及各种躯体上的不舒适感。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成为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一、二年级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追踪和疏导,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期望能起到防病和防意外事件发生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习和其他社会活动。公共卫生学院有预防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其工作性质均需要面向人群。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
3.动手能力不强。实验教学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各门课程的一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学时比约为1∶1。目前,公共卫生学院在实验教学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教学设备仪器落后、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实验教学一般为教师做好实验准备,学生仅按规定步骤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教师不曾讲过的东西学生就不会,应该注意的地方教师如果不指出来,学生也不会考虑到,还有可能出现实验事故。这种实验方式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如果能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试误性试验教学,即教师在准备实验时,故意设置某些障碍或给出错误的仪器、试剂,引导学生增加试误学习过程[7-8],将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4.毕业设计时间短,学生主动性不够。毕业设计(论文)是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提高本科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键性步骤,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时间不长,预防医学现延长为四个月,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保持原来的两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要查阅文献、书写综述、翻译文章、设计课题方案,然后根据设计课题方案完成实验,最后撰写论文、论文答辩,时间非常紧凑。学生没办法也没时间独自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往往要和指导教师的研究生一起做实验,然后截取研究生课题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论文内容,他们没有成就感,也就没有足够的主动性。
二、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公共卫生学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可操作的系统性的拟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培养高质量的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提供有益指导。
文章来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网址: http://www.yfyxqbzzzz.cn/qikandaodu/2021/031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