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病害处理之浅析
前言
沥青路面的诞生给交通基础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沥青路面铺设简单性能较好,有一定的柔韧性,是道路基础建设采用的主要方式。沥青路面由沥青结合料、集料和矿粉组成,能够铺成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路面的基层采用柔性材质的混凝土或者是半刚性的水硬材料,提高了道路的强度,降低了对车的损害。但是,沥青路面在维护方面需要从技术角度进行整体的考量,沥青路面平整度较好,无缝衔接,噪音小,震动小,维护方便,在产生病害的时候需要进行技术上的更新以及建设上的维护,以此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1]。
1 沥青路面病害的种类和成因
1.1 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类型
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类型分为松散类、裂缝类、变形类、表面损化类。松散类主要是沥青路面出现了脱皮麻面,凹槽松散影响路面行车安全,汽车如果荷载严重就会对局部造成损害。裂缝类是沥青路面出现了纵向或者横向的裂缝以及网状裂缝,初期对路面影响较小,但是,会在使用中快速加速老化过程,影响沥青路面的刚性和结构。变形是沥青路面出现了波浪、挫折、沉陷等,特别是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方,容易出现路面变形导致行车危险。路面表面损坏一般包括老化、泛油、露骨、磨光等,这种病害还会降低路面的抗滑性,影响路面平整度,汽车行驶在上面会有颠簸的感觉。各种病害的产生既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材料技术因素。
1.2 沥青路面病害形成的原因
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既有自然条件的因素,也有客观条件的因素。例如沥青路面松散是因为表面的集料颗粒脱落,在行车反复磨压的过程中,集料脱落严重,再加上温度变化和雨水侵蚀,路面逐渐变得老化,沥青结合料的黏性失去摩擦作用,使表层被车轮碾压,集料失散,表面受到重创。发生裂痕是因为设计施工不合格造成的载入过大,作用力超出路面承受的范围,路面表面温度变化引起收缩,在路面基层或者是半刚性位置,因为施工不达标材料不合格造成路面等级下降,表面构成和地基都存在问题。路面变形主要是因为在沥青路面的交界处出现大面积沉降凹陷现象,路基受到压缩,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都存在问题。路面表面发生损害是因为沥青路面在高温下受膨胀溢出产生泛油现象,光照强烈产生镜像,不利于行车安全,特别是在雨天或者高温天气,沥青分布不均匀情况下,就会导致沥青路面快速的损害,一旦疲劳强度过大,抗裂性就会降低。雨水对沥青路面的损害较大,在荷载较大的情况下就容易形成网状裂痕[2]。
2 沥青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2.1 沥青病害的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预防要从沥青本身的材料选取配合和施工质量方面进行考量。材料选取上要选择温度性能好,抗氧化结合力强,含量低的沥青品种。在材料选择上要重视根据地理条件进行合理地搭配,增强沥青路面的抗滑性和抗裂性。在沥青中可以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改善沥青的整体性能,提高理性综合指标。例如在抗变形、抗挫折、抗温和抗疲劳开裂等方面着重配合材料。在集料配合比方面,根据矿物颗粒组成的情况,粗骨料、细骨料混合中都要选择粘附性强的材料。集料配比的设计需要根据气候条件和交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最优化配比,充分发挥剂量的性能,保障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在必要时候根据沥青道路路面的需要改善沥青的调配剂型。沥青路面能够发挥出综合性能,在施工质量方面按照实际要求和规定标准进行检查,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控制基层的含水量。在沥青混合料中含水量控制在范围内,要及时养护,防止出现裂痕现象。补充集料和水分养护完毕后浇注地面,路面完成以后要明确排水系统正常运作,对路面监管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路面病害的预防需要从前期工作入手,一旦发生问题就要迅速投入到路面的治理中。
2.2 沥青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
沥青路面发生病害要及时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根据裂缝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天气和条件,明确道路等级,及时对裂缝进行填充,填充前清除裂缝中的不洁物质,使沥青有更好的粘合力。在施工中,注意选择适当的温度,裂缝在低温条件下运行能够更好地发挥效用,避免因为变化引起的收缩。沥青路面变形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在达到某一程度时会受到影响,但是,根据变形的情况要明确沥青路面的结构,先治理地基,再处理表面。路面表层一旦发生情况,要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采取治理措施。例如路面的车辙将凸起部分去掉,填补沥青混合料来找平压实。对于损害部分要重新扑救,根据变形情况处理。如果是变形因为机构问题,就要对结构进行调整。沥青路面实施改善的过程中,掌握好温度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沥青在补救时就受到损害。改善提高沥青路面的综合性能,以温度湿度的稳定性为主要条件,根据路面的实际损害情况选定方案[3]。
文章来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网址: http://www.yfyxqbzzzz.cn/qikandaodu/2021/0708/572.html
上一篇:汽车驾驶安全隐患预防与对策探索
下一篇:水运工程中预防深基坑透水与管涌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