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妊娠期女性的相关危害与新冠肺炎期间个体防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2019年末我国发生的大规模乙类传染性疾病,此病人群普遍易感,妊娠期女性各孕龄均可发生,且易出现并发症。孕妇由于要定期前往医院产检,更增加了暴露感染的风险。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没有结束,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这对医护人员和妊娠期女性的健康防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1 SARS对妊娠期女性及其体内胎儿的危害
1.1 SARS对妊娠期女性的相关危害
1.1.1 对妊娠期女性呼吸系统的危害
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国际上也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其与新冠肺炎均属于突发大规模传染性疾病,发病急骤,传变迅速,感染人群较广,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二者流行病学特点亦基本一致[1]。依据2003年5月3日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2],SARS患者胸部X 线片均表现为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其对妊娠期女性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呼吸系统急性损伤。约 50%~80%的妊娠期肺炎发生在妊娠末三个月[3],可见随着妊娠的进展,妊娠期女性心肺负担加重,不能耐受严重肺炎所致的换气减少。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膈肌上抬、肺部扩张受限等导致孕妇肺部功能减弱,更易发生低氧血症。
1.1.2 对妊娠期女性其他组织器官的危害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过院内5例妊娠中晚期孕妇合并SARS的临床分析[4]显示,病例中合并肝功能损害者远远高于非妊娠 SARS患者。高热及低热、畏寒或寒战、咳嗽等,使原有妊娠期合并症的孕妇更加难以耐受,从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张薏等[5]通过306例妊娠晚期孕妇抑郁水平的研究发现,妊娠晚期抑郁发生率为24.5%。由于对分娩和疫病未知的恐惧,加之临产前阴阳气血失调,身体稍有不适,担心自己感染新冠肺炎。已有学者研究[6]表明SARS隔离期间患者的饮食睡眠与病情呈高度相关。
1.2 对体内胎儿的相关危害
根据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发布的关于亚洲2000年~2007年SARS病例报告[7]表明,在怀孕期间,母亲和胎儿的结局会因SARS而恶化,且在妊娠早期感染SARS易诱发自然流产。妊娠晚期感染SARS所致的高热、低氧血症,可导致胎儿早产、宫内窘迫、死胎可能[8]。
中医理论讲“母病及子”,妊娠期女性处于特殊状态,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均来自于母体。虽然目前暂无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至胎儿,但由于病毒感染后人体IgG抗体产生需要大概14天左右[9],因此,新生儿IgG抗体是否阳性,与母体感染至分娩的时间间隔有可能性关系,并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既往研究[10]证明,妊娠期病毒感染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包括胎盘的发育及功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即使没有母婴垂直传播,母体对感染的反应也会引起胎儿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器官损伤和潜在的发育缺陷。
2 妊娠期女性的体质特点与个体防护
2.1 妊娠期女性的体质特点
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以阴血为体,以阳气为用。“脏腑本弱,因妊重虚”,妊娠期女性阴血聚于胞宫营养胎元,整体呈现出“气阴两虚”体质状态,而体质与证型多有相关性[11],阴虚多血热,气虚营卫不和,肺气通于鼻,胃气通于口,易患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在13项预防新冠肺炎方案[12]中,根据“因人制宜”理论,针对孕妇的特殊人群预防采用养阴清热、理气安胎、扶正固表法,使用白术、黄芩、金银花、麦门冬等药味。祖国医学重视“不治已病治未病”,《妇人规》云:“预培其损”,《胎产秘书》中说:“前在三个月堕者,即于未堕半月前……预先服药,方保平安”,新冠肺炎期间处于妊娠早期的女性,尤其要注意固护肾气,预防早期流产的发生。《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致病”理论在疫病流行期间对妊娠期女性的心理健康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2.2 个体防护的相关措施
减少外出居家预防,降低感染几率对于孕产妇来说是最佳选择。妊娠期女性除重要的医院产检项目,可寻求网上就诊、电话咨询等远程医疗途径,征得专业指导后采取适当推迟检查时间等措施,避开疫情危险期,保障母婴健康。
据钟南山院士团队报道[13]:SARS首发症状多为发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中,仅在就诊时出现发烧的比例为43.8%,但在住院后的发烧率为87.9%。因此,除去每日在家监测体温外,妊娠期女性还要在生活饮食,情志疏导方面作出相应干预措施,如食用瘦肉、蜂蜜、乳品、蔬菜等清淡滋阴之物,少食葱姜蒜等辛辣伤阳之品等(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妇幼人群居家膳食/喂养指导建议》[14]),纠正不良的潜在因素。根据已有文献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5]亦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因此应提高消化系统不适的警惕,必要时应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咽拭子核酸检测及胸部CT检查。目前由于羊水、胎膜、脐带血等样本未能进行系统检测等原因,更应加强医护人员无菌与隔离操作意识,减少新生儿感染风险。
文章来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网址: http://www.yfyxqbzzzz.cn/qikandaodu/2021/072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