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现下情况以及预防方案阐述
近年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专于学习、积极投身有益的文体活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率,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茁壮成长。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全面地分析以及研判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积极采用高效且科学化的预防措施,以此来有效降低未成年人的整体犯罪率。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举措以及教育措施的完善,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从总体来看,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不断下降,这些都表明绝大部分未成年人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阶段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象仍较为严峻,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的发展,有必要科学梳理其现状。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全新的特点:
(一)犯罪主体特点
综合一系列现实案例,可以研判出未成年人的犯罪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尤其是它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以及学历特点等等。为更好地研判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有必要从这些特点着手,精细而全面地剖析它的根源。第一,年龄特点。未成年人罪犯集中在13到14岁出现偏差行为,集中在15至16岁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因此,需要高度关注13岁到16岁的未成年人。第二,性别特点。较之于男性,女性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是相对比较低的。在诸多的未成年人犯罪中,男性都是非常关键的主体。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特点,可能与男性未成年人接触的事物以及他们自身的性格特征有关。第三,学历特点。从整个大的趋势来看,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同学历呈现出一定的反比关系。通俗理解,学历较高的未成年人,他们群体的犯罪率是偏低的。但学历较低,尤其是辍学群体的犯罪率是明显居高的。
(二)犯罪类型特点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提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多元化,正映射出一定的社会问题。科学梳理以及全面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可以把握它的犯罪类型特点。第一,犯罪类型是较为多样化的。在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中,他们可能触及的法律底线是非常宽泛的。正因为犯罪类型的多样化,才使得未成年人的犯罪防范工作显得系统而全面。比如部分未成年人在滑向违法犯罪边缘的过程中,可能是因为故意伤害,也可能是因为抢劫斗殴,当然也包括一些恶性校园暴力事件,甚至是故意杀人。第二,主观意识上的犯罪现象有所增加。在一些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中,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缺乏科学的法律认知。但当前阶段,部分未成年人在滑向违法犯罪边缘的过程中,他们的主观性得到一定的增强。通俗理解,就是指未成年人主观层面的犯罪率在不断上升。比如他们明知道这类行为违法,但仍然抱着以身试法的心态来开展违法活动,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毁掉自己原本美丽的青春,让自己身陷囹圄,失去自由。第三,涉毒类的犯罪行为有所增加。虽然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数量占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比例不高,但近几年的增长速度较快,这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1]。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茁壮成长,为有效防范以及控制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应该深入而全面地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以此来采用高效且科学化的防范对策。深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未成年人自身因素。未成年人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薄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思辨能力,也无法快速高效地辨别是非,极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继而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甚至还有部分未成年人压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违法。第二,家庭因素。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部分家长缺乏有效的监管,缺乏科学的引导,缺乏健康的规范,要么一味溺爱子女,即便他们自身出现错误的行为,也没有引起家长的关注,要么一味放纵失管,如部分留守学生。第三,学校因素。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缺乏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关键的位置上。还有部分学校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缺乏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规范以及法制教育,致使大部分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薄弱。第四,社会因素。比如学校周边的网吧存在违规经营,默许未成年人进入[2]。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等,也会给未成年人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影响。再比如一些非主流或者阴暗的网络文化、暗黑文化等等,同样会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以及思维发展。
文章来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网址: http://www.yfyxqbzzzz.cn/qikandaodu/2021/0730/607.html
上一篇:网络游戏行业中潜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分析和预
下一篇:论惩罚的威慑预防作用